喧嚣一时的地铁偷拍风波已逐渐过去,但在很多人眼里,这事仍然很莫名其妙:为什么这么点事能吵成这样?他们到底在吵什么?到底谁对谁错?以及,这事又有什么意义?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复盘一下此事的前因后果。
第一幕:爆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7日,一位女生在乘坐广州地铁时,怀疑身边的大叔在偷拍自己,要求检查他手机,但没找到相应的证据。在此出现了第一个争议点:有人坚称大叔没做任何事,有人则认为完整视频显示他只是“偷拍未遂”。不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证据。
随后,两人达成和解。不管是一场误会,还是没抓到现行,如果就这么了结,那后面就啥事都没了,然而,这位女生随后又发了一条引爆争议的微博:
都已经和解了,她为什么还要说这些?事后不乏有人揣测她是“精致利己”,无所不用其极地盘算着如何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看似维权,实则引流。
她是否有此动机,不得而知,但如果是这样,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如此精明的人,不选择更有利的对象下手,又为何会没预见到自己会翻车?矛盾的是,这种揣测一方面把她看作居心不良、理性算计的女人,另一方面又把她看作是歇斯底里、非理性的疯子——对女性最盛行的两种刻板印象竟在同一个人身上呈现,也算奇观。
在我看来,合理的解释是:这出于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虽然没抓到证据,也和解了,但恰恰因此,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既然正式机制不能实现自己的诉求,那么她就诉诸网上舆论这样非正式的机制。
这是她犯下的第一个巨大错误:网上开骂一时爽,固然能出口气,但她对流量的危险性显然缺乏认知,明明是谁都难以控制的猛兽,却还以为是自家养的猎犬。
在第二幕“争论”中,她所能争取到的支持,主要来自人们对偷拍者的道德厌恶,然而,这面临两个阻碍:一是很多人难以代入女性对这种隐私和身体的敏感;第二点更为致命,那就是她采取先发制人、有罪推定的态度,其指控缺乏证据。
这个漏洞迅速被人抓住,事实上,舆论哗然不是因为“偷拍”指控本身,而是她被普遍视为“诬告”,自此就陷入被动境地,始终未能摆脱。
这是因为,她行为的道德正当性全部都基于“偷拍”指控成立这一基础上。不止是她在网上骂“猥琐男”,还有她自己拍的视频,录下自己要求大叔打开手机检查的全过程,对他的脸部不打马赛克,写上“偷拍者”三字发到网上谴责。问题是:证据呢?
一旦被定为“诬告”,她的道德优势随之崩溃。在“女性vs偷拍者”的框架里,她是弱者,但等到她的身份被扒出来,“川大研究生vs农民工”却对冲了舆论对她的同情心,因为这极大地激发了国内深厚的民粹情绪:一个底层劳动者,被一个社会精英毫无证据地指控,这自然激起人们对后者的极大反感。
不仅如此,她还被施加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因为舆论的反感重点之一,就在这里:“一个新闻系研究生,居然编造事实指控他人,这样的人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得多可怕?”再后来,诸如“英国驻华使馆关注了她,她是新闻媒体的,懂了吧”这样的阴谋论元素也到齐了。
至此,第三幕“道歉”是不可避免的:在不断发酵后累加的舆论压力之下,面临可能被学校惩处、失去在腾讯的实习机会,乃至社死后无法立足的恐怖前景,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
有很多人认为她的道歉不够真诚,只是屈服于舆论压力——这的确很有可能,但问题是:这种道德要求是无止境的,一个人要怎样才能证明自己已经彻底认错了?这其实和她要求大叔“自证清白”恰是镜像。
好多人指控她暴露大叔隐私,但其实这些人也在大肆传播她的隐私,彼此的行为出自一样的逻辑:如果判定此人道德卑劣,那怎么对待他/她都是正当的。
道德审判很难妥协,因为“好人”和“坏人”之间没有中间余地,其结果,大量的人在她道歉之后仍在一路追杀,不断施压要求川大严肃惩处。表面上看,他们只是在对她进行个人制裁,但更深入一层来看,这是把严厉惩罚当作一种宣传教育手段,俗称“杀一儆百”。
虽然人民日报最近谴责“以暴易曝”,对双方都各打五十大板,以此平息事态,但不必讳言,此事的走向对于女性维护自身权益是一大打击。因为在这一事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烈的道德化色彩,但结构性的问题却隐蔽不可见。
乍看起来,这本应是个很容易解决的纠纷,然而问题就在这里:这种解决纠纷的正式机制往往要么缺失,要么不足——你气愤地打电话报警,结果警方让你自己处理,又或就算到场了,也不太当回事,但对你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怎么能就这么算了?
这就回到了问题的开头:为什么这位女生当初的应激反应这么大?
不管她是自视甚高也好,“歇斯底里”也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女性身处地铁这样的密闭空间里,缺乏安全感。
曾有女性朋友说,她之前在国内出门穿戴,都很小心地尽可能不露出肌肤,因为经常被陌生人注视,非常不舒服;而到美国后,人们默认这是不礼貌的,她就感觉轻松自由多了,想穿什么无须太多顾忌。
一位女生,初次见面发现她有点弯腰驼背,让我很诧异。后来才得知,她初中时发育得好,高挑丰满,总被男生吹口哨,她既羞怯又害怕,就习惯性地苟着,希望尽可能地不引人注意。时间久了,就变成了这样。
这种被凝视、被侵犯时集羞耻、厌恶、恐惧于一身的切身体验,是很多男生难以体会的。在地铁上,男性恐怕极少会遇到有异性来摸屁股,就算有,可能首先感到的也不是恐惧和恶心。就此而言,男女在遭遇这类问题时原本就不平等,同样是偷拍、窥探,对男性还是女性造成的伤害可能完全不成比例。
此时,女性在面对这样的结构性不利处境时,可以有几处不同的应对策略:要么设法自我遮掩起来,要么遇事之后忍气吞声,但也可以求助于公共机构,最后,也有一些人相信,在陌生的都市里,必须要表现得强悍一点,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则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如果说这种应激反应尚属情有可原,那么本次事件的教训就在于:仅仅这样是不行的,试图先发制人进行权力博弈,不仅可能无意中越界侵犯他人权益,而且最终还很可能遭到反噬。只有在有理有据的法律框架下冷静处理,才不至于落人口实。
不同的人,会从这个案子中得出不同的教训。对有些男性来说,这证明只要不让女性抓住把柄,那么她非但拿自己没办法,还能反过来打击她们;而对一些女性来说,这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维权的难度和成本,一部分人可能就此放弃,忍气吞声了事,另一部分人则可能更趋激进。
显然,被控“诬告”的后果如此可怕,这意味着女性作为潜在的受害者,在控告时还得自己找到铁证,且不能出错。但你想想就知道,本来偷拍者就在暗处,有所防备,女生体力也不占优势,何况还要自己学会反侦察偷拍,这大概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了。
现在,此事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恐怕就是“诬告”,然而,如果我们得出的教训只是“不得诬告”,那么结果就很可能是陷入一个死结:本来女性的应激反应就是出于对外部环境的不安全感,但结果却是被猛烈压制下去,更难维护自身权利,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不安全感,而偷拍却可能仍然得不到制止,因为现在你要提出指控的难度更大了。
问题就在这里:谴责个人道德败坏固然于事无补,“不得诬告”“不要彼此网暴”这样重申道德原则也已解决不了问题了,只是让问题更加积重难返。要跳出这个循环,我们必须着眼于那个隐蔽的结构,正视女性的安全需求和权利诉求,并建立一个解决纠纷的正式机制。否则,我们很可能将目睹这样的事件一再重复发生。
事件中突出的是强烈的道德化色彩,结构性的问题却隐蔽不可见
6月15日消息,连连国际近日与奇瑞旗下辛巴科技达成官方合作。奇瑞汽车
处罚日期为2023年6月8日。图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截图据相关处罚信息
资讯频道为您报道新车上市、国内国际新车、国内汽车行业新闻和各地车市
6月15日盘中消息,14点44分小熊电器(002959)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9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提速(主题)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goup同义句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
6月份以来,淅川县仓房镇卫生院对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
据ESPN记者MalikaAndrews报道,约基奇的FMVP奖杯正由掘金工作人员妥善
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近日,在由KPMG组织的汽车社群研讨活动
策划八大特色活动乐享民俗文化盛宴晋江(安海)将举办端午文化节
今时不同往日,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提升生活体验,那就得添置一些智能家电
今日出镜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2019-2班的大学生。
随着端午节临近,与端午节相关的粽子、艾叶、雄黄酒等品类也进入全面热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元宵的做法,并阐述赤豆小元宵的做法以及它的功能,希
据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彭韵佳)国家医保局13日发布2022年度医保
天蝎女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会是一副傻傻的样子,恋爱中的天蝎女表现出
1、现实中美女很多,好男生却很少,遇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好男人很难。2、
北京今天最高气温36℃,紫外线强,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北京市气象台15日6
德商产投服务(02270)公布,于2023年6月14日,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成都德
1、无敌朱鹭(IbisTheInvincible)是美国DC漫画旗下多位角色使用过的称
1、方向盘下方有拉线把手拉开解锁然后双手把引擎盖往起提会提起一定高
1、建议用正版的工程资料软件。2、非正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丢文件的
车辆龙头股票是哪些(A股三大车辆龙头名单),车辆概念股有比亚迪、中国中
反正是依托答辩。撒你怕就是个工具人,没一场真正的live动画,结果输的
据环球网,6月14日,被冠以“技术和市场风向标”的IntersolarEurope202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
除了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明星减肥药外,小核酸药物在减肥市场的潜力
6月13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第四届“互联网+”大学...
1、一次20000块钱,累计奖励10万元,不管输了赢了都有奖励。2、具体的